莫愁湖,因楚国歌舞艺术家莫愁女诞生于此而得名。两千多年来,钟祥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莫愁女的动人故事,人们为了纪念她,便把她曾经生活过的沧浪湖改名为莫愁湖,已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

莫愁湖,微波细澜,杨柳依依。莫愁女以传唱《阳春白雪》名曲而附庸高雅艺术之人,《阳春白雪》因莫愁女融汇民间传唱而传颂至今。“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莫愁女本是渔家之女,貌若芙蓉、丽质天成、能歌善舞,她每天摇艇放歌于莫愁沧浪之上、碧荷红菱之间。两千多年来,这里不仅留下了莫愁湖、莫愁村、莫愁渡和《阳春白雪》的典故,而且成就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钟祥。

莫愁女,姓卢,名莫愁,战国末期楚国郊郢(今钟祥)人,是楚国著名的歌舞艺术家。《容斋随笔》曰:“莫愁者,郢州石城(今钟祥)人,今郢有莫愁村。画工传其貌,好事者多写寄四远。”《地理通释》曰:“郢州子城三面墉基皆天造,正西绝壁,下临汉江,石城之名本此。”《旧唐书•乐志》载:“《莫愁乐》,出于《石城乐》。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石城乐和中复有‘莫愁’声,故歌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浆,催送莫愁来。”关于莫愁女、莫愁村、莫愁湖等,其它文献也有大量记载。如《舆地纪胜》曰:“莫愁村,在汉江之西,地多桃花,春末花落,流水皆香。”《文献通考》:“石城女子名莫愁,善歌谣。”《古今乐录》曰:“石城西女子名莫愁,善歌谣。”《钟祥县志》曰:“莫愁村,在汉西二里,古汉水经城址,其西为村,即莫愁所居地;城北有湖,与村毗连,称莫愁湖。”
“汉江紧贴石城流,石城高压汉江楼,石城湖上美人居,桃花片片诵莫愁。”莫愁女居住的村庄,因为年年桃花盛开,红如簇云,所以人们习惯地称它为桃花村。相传莫愁女的父亲卢公,在汉江上靠摆渡为生,母亲在村中植桑种桃。在楚顷襄王初年的一个风雨天,莫愁女降生在桃花村头江岸渡口的船舱中。她刚生下地时,不住声地啼哭,卢公抱着她哄着她:“莫哭,莫哭;莫愁,莫愁!”听到“莫愁”二字,她的哭声竟一下停止了,卢公于是就把她取名为莫愁。莫愁女自幼喜爱习舞唱歌,有一副清甜津脆的嗓子,郢中的诸般曲舞,她一学就会,其歌舞艺术在民间广为传颂。莫愁女十五、六岁时,得到楚国辞赋文学家宋玉的指导、帮助,翻古传高曲,融楚辞乐声,继续大琴师刘涓子之后,完成了寡和之曲《阳春白雪》的入歌传唱。“郢人烂漫醉浮云,郢女参差蹑飞鸟”(宋王安石诗)、“郢中白雪不可和,卢家莫愁犹有村”(明唐志淳诗)。
莫愁女曾一度被楚王征招进宫作歌伎,相传莫愁女入宫后,楚顷襄王将她的未婚夫东郊王襄哥放逐到距郢中千里之遥的三吴扬州。古《莫愁乐》记述了莫愁女汉江泪别襄哥的悲痛情景“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揽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莫愁女与心爱的襄哥生离死别后,含忿哀愁,于是在石城举身奔仆投了汉江。其实莫愁女并没有死,她被汉江渔夫救起,泛艇江湖,足无定踪,继续在民间歌唱。
莫愁女的故事流传三楚大地,《乐府》曰:“家家迎莫愁,人人说莫愁,莫愁歌一字,恰恰印心头!”

莫愁湖公园面积3000亩,环湖景观带7000米,尺度宜人,岸线曲折,是连接城区和显陵公园的绿色纽带。并在湖边修葺了亭台楼阁、步游道等各种休闲设施。莫愁湖旅游栈道全长6000米,栈道中最大的一个观景平台,面积达到800平米,是供游客欣赏湖景和城市建筑的最佳观景点。
莫愁湖,是一片集湖泊、岛屿、湿地、山峦等自然景观为一体的诗意天地。一年四季风光无限,气候宜人,是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的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