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王府,是明兴献王朱祐杬的藩府,也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出生的地方,昔日的辉煌可想而知。始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位于古郢中城区,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兴献王朱祐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二子,出生于成化十二年七月初二,13岁册封为兴王,18岁就藩湖广安陆州,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湖北省钟祥市郢中城区,入住兴王府。兴王就藩之后,恪守祖训,仁义治国,对民间疾苦有很深的认识,深受地方官员和民众的爱戴。曾多次出粮出钱,大型赈济灾民,鼓励农耕,为稳定安陆百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兴王也喜好文学,功底深厚,刚到封国就带领群臣登阳春台,作《北望赋》坦露了自己对皇室宗亲的思念。至今还传承有《含春堂诗集》《恩纪诗集》留传于世。以自己良好的素养潜移默化世子朱厚熜,使正德末年,朝廷与皇室宗亲在挑选国君时,一致选定其世子朱厚熜继承皇位,可以说与兴王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正德二年(1507)八月初十,嘉靖诞生于兴王府凤翔宫。这一天凤翔宫红光满室,整个王府上空祥云满天,星分翼轸,笼罩着一片喜庆。据说黄河竟然也为此清澈三日,预示真命天子的出世。嘉靖皇帝自幼聪慧好学,吟诗作赋、礼仪规矩从小就熟知。
正德十四年(1519),在钟祥生活26年的兴王,病故。13岁的世子朱厚熜在母亲蒋氏的支持和帮助下,将王府管理得井然有序。十六年(1521),武宗皇帝朱厚照驾崩,无子即位。朝廷以太祖朱元璋"兄终弟及"的遗训,下诏让兴王世子朱厚熜进京,入继大统,离开了生活14年的王府,成为大明王朝第十一位皇帝,年号嘉靖。从此,古郢中成为嘉靖皇帝的故乡,兴王府成为嘉靖皇帝的故居。
嘉靖登基之后,追尊其父为献皇帝,并先后多次派人按皇宫规制,对兴王府进行了增修。特别是嘉靖十年,为了彰显所生之地,便升安陆州为承天府,与南京应天府、北京顺天府并称三大"天"字府,管辖范围扩大到五县二州。同时,取"钟聚祥瑞"之意,赐县名为"钟祥"。到嘉靖十八年,为妥善安葬父母双亲,嘉靖决定亲自南巡钟祥,这也是他在位45年惟一回故里的一次。并且在兴王府住宿了13天,在这13天里,他不仅亲定了明显陵新建图试,而且还确定在兴王府东侧加建世子府,以补当年未备之意,改朱厚熜出生之地承运殿为龙飞殿,要求其装饰按天子规制,在王府右侧又新建"显亲达孝楼",增兴王府红墙周回"五百五十丈有二尺"。王府主要建筑从前至后有:三楼五脊牌坊、御沟桥、重明门、丽正门、钟鼓楼、龙飞门、龙飞殿(承运殿)、穿殿、卿云宫、凤翔宫,龙飞殿之东有纯一殿,卿云门之西有中正斋等,另有隆庆殿、山川坛、社稷坛等。规模宏伟,布置严整,非常壮观。
宫墙深深,朱红壁影。历经风雨的兴王府,至今仍然有保存的凤翔宫、中正斋、河花池等建筑物,没有失去昔日富丽堂皇、庄严肃穆的气势。这座帝王故居将以优美、华丽的姿态接纳游客,让每一位来者感知中华文化的底蕴,来呼吸历史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