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十四日,武宗皇帝朱厚照因病崩逝。武宗即位时年方15,由于从小贪图玩乐,在生活上荒淫放荡膝下无子,对于朝政大事宠幸宦官佞臣。武宗在临终之前,竟然对谁来继承帝位这个"国本"问题也未留下遗诏,只告诉身边的服侍太监,由他母亲慈圣皇太后张氏与辅臣商议定策。

经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与慈寿皇太后协商,决定遵奉祖训"兄终弟及",由兴献王的长子,武宗堂弟朱厚熜继承皇帝位。

朱厚熜是武宗皇帝的堂弟,于明正德二年(1507)八月初十中午降生在兴王府凤翔宫(今钟祥市二中旁后)。据文献记载:"世子降生,宫中赤光烛天,卿云见于翼轸,天空紫色祥云密布,黄河水清三日",预示着真命天子的出世,正所谓吉人天象。

朱厚熜的父亲兴王朱祐杬,于弘治七年(1494)就藩于钟祥,正德十四(1519)病逝,当时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年仅13岁。

兴王病逝后,武宗皇帝谕诏堂弟朱厚熜摄政兴国国事,并令长史袁宗皋、承奉张佐等协心辅导,将王府管理得井然有序。从小朱厚熜聪慧好学,在父亲兴王的教导下,他不仅写得一手好字,吟诗作赋、礼仪典制也甚是精通。因此在当时的皇室宗族中,无论从年龄还是素养,朱厚熜也都是最合适的。

朱厚熜于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二十二日,应诏北京入继大统,从此离开了生活15年的兴王府。次年(1522)改年号为嘉靖,开启了嘉靖中兴时代。